![]() | 潮州柑 ![]() 潮州柑是柑中最有名的世界良種,春末夏初開白花,秋季結果,冬季收獲。潮州柑有碰桶柑、蕉柑、雪柑3個品種,碰桶柑果碩大,朱黃色,皮松脆而浮凸,不緊黏其瓣,故最易除皮。瓣肥汁多而少核,味甜如蜜,有“蜜柑”之美譽。蕉柑形狀略小,皮較厚硬,與瓣貼實,這種柑稍遜碰桶柑,蜜餞的柑餅多用它制成,雪柑有點近似新會橙,汁多,但稍酸,適宜切開吮汁。潮州柑種植歷史悠久。唐初漳州別駕丁儒題詠的詩中有“蜜取花間液,柑藏樹上珍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鳳凰單叢 ![]() ![]() 產于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烏崠山。其成品條索緊結重實,茶湯金黃明澈,具有獨特的天然花香,口感香醇,喉底回味甘鮮,且頗耐沖泡;飲畢聞杯,余香留底,大有“繞鼻三日不絕”之勢,堪稱“天、地、人”具備之佳茗。( 潮州)屬烏龍茶類。成品外形條索粗壯,勻整挺直,色澤黃褐、油潤、有光,并有朱砂紅點,沖泡后香氣清高持久,有獨特的天然蘭花香,滋味濃醇鮮爽,潤喉回甘,湯色清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潮汕橄欖菜 ![]() 橄欖菜是一種聞名遐邇的潮汕雜咸小菜,不僅海內外的潮汕人喜歡,很多外地人吃后也都贊不絕口。不但如此,烏橄欖菜還與菜脯和咸菜一樣也是一種重要的潮菜原料,用它來炒飯或蒸肉,能產生一種難以形容的油香美味。我一直很奇怪,為什么青綠色的嫩橄欖,與咸菜葉一起熬制之后,會變成黑亮如墨的烏橄欖菜呢?而且這樣一種風味獨特的黑色食品,又是在怎樣的情形下被創造發明出來的呢?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嶺頭單叢茶 ![]() 嶺頭單叢茶,又稱白葉單叢茶,原產于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浮濱鎮(原坪溪鄉,坪溪鎮)嶺頭村的海拔1032米的雙髻娘山。1961年由嶺頭村民從野生水仙茶中選育而成,在1981年廣東省茶樹品種會議上,被單獨列為一個品種;1988年,該茶樹被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茶樹良種,由國家農業部正式命名為“嶺頭單叢”茶,并頒發證書;1997~2001年參加第二批全國茶樹良種區域實驗,在2002年4月第三屆全國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饒平獅頭鵝 ![]() 獅頭鵝為中國農村培育出的最大優良品種鵝,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鵝之一。原產廣東饒平縣浮濱鄉。多分布于澄海、潮安、汕頭市郊。羽毛灰褐色或銀灰色,腹部羽毛白色。頭大而眼小,頭部頂端和兩側具有較大黑肉瘤,鵝的肉瘤可隨年齡而增大,形似獅頭,故稱獅頭鵝。頷下肉垂較大。嘴短而寬,頸長短適中,胸腹寬深,腳和蹼為橙黃色或黃灰色,成年公鵝體重10~12公斤,母鵝9~10公斤。生長迅速,體質強健。成熟早,肌肉豐厚,肉質優良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高堂菜脯 ![]() 菜脯,即蘿卜干。因蘿卜在潮汕俗稱“菜頭”,故稱“菜脯”,是潮汕地區的特產之一。產于廣東省饒平縣高堂鎮的菜脯更以其色澤黃珀鮮艷,味道香甜,肉厚酥脆等特點而著稱,深受群眾喜愛。高堂菜脯美味香甜,除蘿卜質優外,還有其獨特的腌制方法:腌制時,按蘿卜數量的多少在沙地開挖一堀,腌制前,先將拔起的蘿卜去掉葉片,放進鹽水桶里浸泡片刻,撈出來之后將其一一排在比較平坦的地面上曬日,當天晚上再將蘿卜片放進鹽水桶浸泡片刻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潮汕貢菜 ![]() 潮汕有許多帶“貢”字的食品:“貢菜”、“貢腐”、“貢菜脯”、“貢豆干”等,有的人將這個字理解為“進貢”的“貢”,這是錯的…… 在省城廣州的大小食肆,正式上菜前常有一小碟“貢菜”供食客“磨牙”。此“貢菜”切成細長條,看起來綠綠的,吃起來脆脆的。有人說這種“貢菜”是特指某一種植物,有人說與“進貢”皇帝的“貢”有關。二說皆謬,其實“貢”字不過是“酵”字的音轉。潮汕方言中有“香到‘貢’倒人”、“臭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浮洋大吳泥塑與天津的泥人張泥塑、無錫惠山的泥塑齊名,具有悠久的歷史。主要產地在潮安縣浮洋鎮的大吳管理區。村里家家都會捏制泥塑玩具,主要產品泥玩具有喜童、武身、臣景、文寸等,歷代著名藝人有南宋末的吳靜山和清末的吳潘強等。 遐邇聞名的泥塑大師吳潘強,據說,他一團泥膠在手,眨眼工夫便能觸手成像,逼真神似;钅芑瞵F,令人贊嘆不已,直至現今,民間還珍藏他的作品,一屏(出)叫“踞臍”的,塑捏兩斗士,蹲著馬步,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潮州木雕是廣東潮州地區的一項民間雕刻藝術,主要用以裝飾建筑、家具和祭祀器具。這項技藝主要流行于潮州市湘橋區意溪鎮蓮上村、西都村,同時波及饒平、汕頭、潮陽、揭陽、揭西、普寧、陸豐、大埔、五華、興寧、梅縣等縣市和福建東南部沿海一帶。潮州木雕始于何時不得而知,現潮州開元寺天王殿梁架上有一“草尾”裝飾的斗拱為唐代遺物,而懸掛銅鐘的木龍則為宋代遺物。潮州許駙馬府建于北宋治平年間,其建筑裝飾木雕亦以“草尾”為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,中國又是飲茶大國。在飲茶藝術日漸淡化了的現代社會,潮州工夫茶卻一直在散發著傳統茶文化的清香。作家李國文在《粵海飲茶》中道:“尤其潮汕一帶的工夫茶,更是深入人心。若論茶道,我們這茶的祖國,稍可與一衣帶水的鄰邦媲美的,也就是得靠潮汕人爭回一點面子!蹦悄,能與日本茶道媲美的潮州工夫茶是什么樣子?工夫茶的歷史源流又在何處呢?這是一個曾經困擾過日本朋友的問題:“關于工夫茶的歷史,我曾請教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潮繡是我國四大名繡之一粵繡中的的一大流派,以構圖勻稱,色彩濃烈,富有裝飾性著稱。潮繡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,主要品種有絨繡、釘金繡、金絨混合繡、線繡等,針法則有墊、繡、拼、綴等100多種。潮繡所表現的凸繡,使作品具有浮雕的藝術效果,有著獨特的風格。潮繡題材廣泛,主要圖案有人物、龍鳳、動物、花卉、器皿,主要產品有掛屏、條幅、屏風、床帷、彩眉、戲服、幢幡、寶蓋等。( 潮州)潮州刺繡始于唐代,F在能見到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“護國菜”是潮州名菜,相傳在公元1278年,宋朝最后一個皇帝――-逃到潮州,寄宿在一座深山古廟里,廟中僧人聽說是宋朝的皇帝,對他十分恭敬,看到他一路上疲勞不堪,又饑又餓,便在自己的一塊番薯地,采摘了一些新鮮的番薯葉子,去掉苦葉,制成湯菜。少帝正饑渴交加,看到這菜碧綠清香,軟滑鮮美。吃后倍覺爽口,于是大加贊賞。宋少帝看到廟中僧人為了保護自己,保護宋朝,在無米無菜之際,設法為他制做了這碗湯菜。十分感動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廣東省饒平縣的茶葉生產已經有300多年歷史,是廣東省的茶葉生產大縣,也是“全國重點產茶百強縣”,當地所產的“黃茶”是烏龍茶的發祥。近年來,該縣突出科技興茶,實施品牌帶動戰略,推行標準化生產,加快茶葉生產的基地化、產業化和無公害化建設,促進了茶葉產業的形成。目前,全縣擁有嶺頭單叢無公害茶園6萬多畝,茶葉年產量近5000噸。同時,擁有茶葉生產加工企業60多家。 饒平縣的新塘鎮茶葉面積5200畝,年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潮汕牛肉丸源于清代初期,由于潮粵地區氣候濕潤、土地肥沃,所以物產得天獨厚。牛肉丸的用料——廣東山區優質水牛,乃烹調上佳品種,非其它品種可代替。牛肉丸的制作更具特別之處——必須使用當天活牛,取整塊鮮肉用砍刀背或鐵箸大力且反復砸至泥狀,附加20余種調味料調制后,手工擠制成丸。因此,牛肉丸味道鮮美、口感滑爽、筋道且極富彈性,既可涮食又可炒制入菜! 〕鄙桥H馔杌疱佊袆e于北方風味火鍋及四川麻辣火鍋,以……[詳細]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