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層包是用豆制品千層張和鮮黃芽菜、腌雪里蕻菜等原料制成的菜肴,慈溪鄉人很愛吃。尤其是春節過年,家家預買十數張千層,自制千層包,祭祖、團聚均有千層包上桌。
由于千層包戶戶要裹,大家很早就買好千層,免得臨近春節被爭購一空。又怕千層張變質,拉條繩子,把千層晾在繩子上。除夕夜到了,才把千層張用熱水泡軟,剪裁成四開備用。
千層包的內餡要做得十分可口。把黃芽菜和腌雪里蕻菜切得細細的,再摻和些冬筍丁和香干丁,在油鍋上炒好。
在剪裁好的小千層片上放上適量的菜餡,折包成約八九厘米長、兩厘米闊的長方形包卷。每10卷折疊在咸草繩上,捆在一起。
再煮黃芽菜類,把捆著的千層包放在鍋里一起煮熟。上桌前把咸草繩解除,連同菜類一起裝盆。
千層包是“下里巴人”,慈溪人卻食之津津有味,在外的游子常常想念它獨特的美味。聰明的商人模仿千層包,用精肉、蔥花為餡,很受城里人歡迎。人們也有把菜餡塞入油閘,稱之曰“油閘包”,制作比較簡單,口感也不錯。